最澳洲
当前位置:最澳洲 > 文化 > 正文

“1969年,我来到澳洲留学…” 专访堪培拉侨领黄树樑先生

2018年,华人已经整整登陆澳洲200年

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120万

而在50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3万…

 

1969年,中澳还未建交,“白澳政策”还没废除,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还不知道澳大利亚是个什么国家。

就在这一年,还不到20岁的黄树樑先生只身一人从香港来到了澳洲,

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

黄树樑

黄树樑

我与黄树樑先生在堪培拉有几面之缘,

都是在本地的一些华人活动中见到,

看到的都是他在不知疲倦地帮助留学生,或是为华人社团服务的身影。

这次能够邀请黄树樑先生来到“澳大利亚首都双语频道”的电台演播室,

并且与他进行一对一的专访,

使我更加了解这位堪培拉的侨领,

也让我更加了解澳洲华人的故事…

50年前的留学生

 

黄树樑先生是在墨尔本开始他的学业,

他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药剂师专业,

这个专业直到今天,仍然是澳洲大学几个最难的专业之一。

 

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没有手机…

 

现在写作业不懂了可以谷歌百度一下,当时全靠去图书馆一页一页地查阅资料。

 

虽然已经在香港学了十年的英文,

但是来这儿发现港式英文和澳大利亚的英文还是不同的,遇到了很多学习上的困难,

于是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主攻英语…

黄树樑

黄树樑

 

那个时候学英文主要是靠读英文报纸

仔细认真地翻译,不断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口语听力就要靠和本地人不断地交流来提高。

如果你有问题要跟学校咨询,现在一封email很快就搞定,

当时我们是要用钢笔写信,然后放进信封贴上邮票,寄给学校,

如果你的英文写作不好,意思表达不清楚,是不会有人回复的…

 

那时候如果你的英语不够好,是真的会被这里的大学直接退学!

但艰苦地学习对于那时的黄树樑先生来说并不是最困难的事,

让他记忆更加深刻的是当时全澳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要知道,50年前的澳大利亚,种族歧视是合法的

 

“Racial Discrimination”在现在的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

 

而在黄树樑先生刚来的时候,

 

“白澳政策”还没有废除,全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是合法的、普遍的,

 

尤其是对亚裔面孔。

 

 

不论你是大陆或港澳来的华人,对你的歧视就写在本地人的脸上…

 

那时候如果你去政府部门办理任何事务,

他们的态度是很差劲的,

 

常常就直接告诉你这里不欢迎你…

 

直到1975年,《反种族歧视法》通过,

 

才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性地确保了全体澳大利亚人不分种族、肤色与信仰,一律平等!

 

黄树樑先生在墨尔本大学读药剂专业,

 

从1969年到1973年,总共花了四年的时间,

 

在他读书期间,

 

中澳在1972年,正式建交…

 

工作在堪培拉

 

通过黄树樑先生几年时间刻苦的读书,以及他扎实的英文水平,

 

他毕业以后就在医院里找到了工作,

 

一年以后,又在悉尼的一个制药厂工作了一年半,

 

后来申请去位于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工作。

 

 

黄树樑先生也正是因为工作的原因,

 

1975年搬到堪培拉居住,

 

这一住就是40多年…

 

 

到政府部门工作,

 

这对于现在很多毕业的留学生来说都不是容易事,

 

更别提是在那个年代了。

 

笔试、面试那些都还算容易,

 

最麻烦的是要审查我的家庭背景。

 

我是在香港出生,我的爸爸妈妈是大陆人,

 

所以政府花了一年时间去我爸爸妈妈的出生地,

 

包括去香港和大陆,查我的背景…

 

所幸的是中澳1972年年底建交,

 

联邦政府才有可能在1974年的时候去中国大陆调查清楚黄树樑先生父母的背景。

黄树樑

黄树樑先生1975年正式进入澳联邦卫生部工作,

当时全部联邦政府内的华人工作人员不超过20人。 

一直工作到2014年退休,他整整为澳大利亚的联邦卫生部工作了39年

 

1999年澳洲日,澳女王授予黄树樑先生澳洲国家荣誉勳衔(Member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Award)員佐級。

 

联邦政府在药品方面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

 

我在三十多年里基本上所有的部门都工作过,

 

这样的优点让我拥有不同方向的知识,

 

我的兴趣并不是升官发财,主要还是想变得更加专业…

 

从90年代开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中澳关系的升温,

 

两国在众多方面开始了交流合作,

 

这其中就包括了卫生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黄树樑先生当时正好身处联邦卫生部,又有中国文化背景,对中医也有了解,

 

所以很自然的就成为了推动两国医学医药等方面交流的关键人物。

 

他积极地将澳大利亚先进的卫生体系及法规等推广给中国,

 

同时也大力推动了中医在澳洲的发展

我那时候常常以药剂师的名义到中国进行访问和交流,

 

到北京和老中医讨论中药,

 

后来在澳大利亚卫生部,我负责管理澳洲的中药,做了五年,

 

只要是有中澳两国卫生部方面的会议我都会去帮忙…

推动华人社团活动

 

在工作的同时,黄树樑先生积极参与并组织堪培拉的华人社团活动

 

“堪培拉澳华会”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成立并服务至今。

 


今年恰逢澳华会成立30周年!

 

现在澳华会的会员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

 

主要服务于生活在堪培拉年长的华人们,

 

他们大多随子女居住在这里,语言不通,生活不惯,

 

但通过堪培拉澳华会提供的平台,使他们在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

 

 

每一个礼拜2-3次,

 

在堪培拉的City中心和北部Gungahlin区都有唱歌、跳舞活动。

 

同时有举办不同的论坛,也会去不同的地方旅游

 

澳华会30年来一直作为联邦卫生部与堪培拉华人社区联系的纽带,

 

卫生部通过澳华会向华人宣传相关的资讯。

 

很多华人最开始来澳大利亚,

 

不懂怎么去医院,不懂怎么看医生,

 

我们向大家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黄树樑先生曾经是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多元文化论坛的主席

 

是澳大利亚历史上唯一获“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多元文化论坛终身荣誉会员”称号的华人。

 

获得这一殊荣,正是因为黄树樑先生孜孜不倦为堪培拉华人社团、以及多元文化发展所付出的突出贡献。

 

澳大利亚是多元文化国家,

 

唯一官方语言是英语,唯一法律是澳大利亚法律,

 

除此以外,你可以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说你的语言、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多元文化对所有的语言、文化都保持同等的尊重。

 

“白澳政策”,到如今的“多元文化”

 

可以说黄树樑先生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同时也是这历史变迁中的一名推动者

 

鼓励华人参政议政

 

黄树樑先生现在最为关心,也是呼吁最多的,

 

就是希望在澳的华人要多关心本地的政治,多参与到本地的政治中去

 

一方面可以提升华人在澳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澳大利亚更加了解中国,为中澳关系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200年来,华人在澳的经济地位,已有不小的改善,

 

但华人的政治地位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中国常以最热情好客的姿态邀请澳洲政府人员去国内交流访问,

最高档的酒店,最豪华的宴席…

但他们回到澳洲以后,几乎没有一个说中国好话、或是为中国说话的!

黄树樑先生始终认为,

在澳华人应当为中澳关系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有钱了,但并没有获得尊重,甚至连羡慕也没有,

 

只有“中国威胁论”等各种花样层出的反华态度和言论。

 

黄树樑先生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澳洲主流社会里,没有我们的声音

 

当我们打开本地的英文电视节目,或是其它英文主流媒体,

 

但凡里面涉及到中国的新闻,鲜有正面报道的。

 

华人在澳洲,

 

赢得了钱,但没有赢得尊重…

 

黄树樑先生所一直倡导的就是,

 

要我们在澳华人多了解这里的政治,参与这里的政治

 

要在主流社会发声,要赢得尊重!

 

这样也许短期来看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明显的好处,

 

但这将会让所有在澳华人的未来,包括下一代,获得长远的利益。

 

黄树樑先生也身体力行,

 

全力以赴帮助华人在澳洲主流社会中发出我们的声音!

 

黄树樑先生不论是为华人社团工作,

 

还是努力帮助推动中澳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

 

都是不遗余力。

 

他说他虽然已经退休了,但现在更忙了,

 

因为他正在从事大量的志愿者工作,

 

 

黄树樑先生在澳大利亚做志愿者不是退休后才开始做的,

 

从他一开始工作,就已经积极从事志愿者工作,

 

大约已经40年。

 

他说做志愿者工作并不是为了赚钱,

 

主要是希望以自己华人的身份参与,并获得更多的尊重

 

这个国家对你的尊重,

 

并不会仅仅因为你的财富,

 

而是你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

 

我希望整个华人社区可以付出自己的时间去帮助他人!

2016年ANZAC日,黄树樑先生代表澳洲红十字会(首都分会主席)和澳洲国家前总督Michael Jeffery将军阁下拍照。

 

2016年,黄树樑先生代表澳洲红十字会和澳洲现任国家总督夫人Lady Lynn Cosgrove 阁下合照。

【黄树梁(Sam Wong)AM勋衔】年鉴

香港出生,祖籍广东新会。

培正小学毕业,伊利沙伯中学会考,英皇书院大学预科。

1969年,入读澳洲墨尔本的维多利亚药剂学院;

1972年,获药剂师学士学位;

1975年,加入联邦卫生部,继后升任首都地区卫生厅政府总药剂师;

1980年,在堪培拉大学进修,获统计学深造文凭;

1989年,再考取澳洲国家安全议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文凭;

1997年,代表联邦政府与中国国家中医管理局签署关于中药中医研究的协议,推动中医师在澳洲合法注册、批准及审查中药程序。

连续服务澳洲政府共36年,退休时为联邦卫生部药物管理局,首席政府药剂师。

退休后为全职社区义工,服务包括:

前国际狮子会澳洲总会国家荣誉勋衔顾问委员会主席;

前堪培拉大学校董及首都地区政府首席行政长官部多元文化咨询委员会主席; 

前首都多元文化社区论坛主席(现委任论坛特别顾问和荣誉终生会员);

前国际红十字会首都分会主席及全国董事会董事; 

现任为堪培拉澳华会赞助人(荣誉会长)和荣誉永远会员; 

澳洲全国和大洋洲武术总会名誉会长;

澳洲华贸会荣誉顾问;

澳洲国家民族广播电台(SBS RADIO)中文广东话节目政治评论员和驻首都特派新闻记者;

首都南区(Tuggeranong)社区艺术文化中心副主席;

首都长者代表理事会政策委员会委员。

广东政协第十届(2010)海外列席代表;

2006起年被聘为广东省和宁夏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

2009起聘任中国侨联海外委员,广东省惠州市海外交流协会顾问,江门市海外交流协会常务海外理事;

2014广东省政协公共外交协会海外理事(澳洲代表)。

获得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30年优良服务奖;

国际狮子会40年服务奖;

1992年,获药物管理局国家总经理成就奖;

1997年,获澳洲首都区社区服务奖状;

1999年,澳洲政府授与澳洲国家荣誉勋衔AM员佐级 (相当于大英勋衔CBE和OBE中间);

2002年,首都地区首席部长委任他为堪培拉荣誉大使;

2012年,澳洲总理委任为联邦政府澳洲人民形象大使代表首都领地,推动多元文化政策…

《小小访谈》

 

                          —— 对话澳大利亚

梁小小,本名梁承灵,福建厦门人,现旅居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热爱生活,热心公益,乐于倾听,感恩谦逊!

小小访谈,就在今日,

带您走进澳大利亚与众不同的华人世界…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澳洲首都双语频道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澳洲首都双语频道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最澳洲”观点。如您认为该资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本站侵权投诉页面进行申诉。:最澳洲 » “1969年,我来到澳洲留学…” 专访堪培拉侨领黄树樑先生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