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功,这个项目可以将50亿立方米的水转移到中国干旱地区。(插图: Jason Lee)
关键看点:
-
ABC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内特·伯恩说这个项目“不可能”
-
中国声称在奥运会上曾使用火箭来控制天气
-
此前中国宣布数个项目,显示中国试图改造环境的趋势
中国科学家透露,他们将使用卫星和火箭进行人工降雨,这是该国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的一部分。不过人们对其功效存有疑虑。
据当地媒体报道,耗资1900万澳元的“天河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降雨实验,旨在将长江流域上空多余的水蒸气转移到该国干旱地区。
来自中国清华大学和青海大学的科学家在2015年提出了这个项目,该项目需要建造一条人工空气走廊来输送水蒸气。
最近他们已经开始研发卫星和火箭,用于监测蒸汽的数量及其移动情况,并引导其走向以产生降水。
据《人民日报》本月早些时候报道,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开发的六颗卫星将于2022年投入运行,为在这条亚洲最大河流上方建立空中走廊提供指导数据,并监测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布。
据中国前总理温家宝称,水危机可能是中国崛起为超级大国的最大威胁,水危机会削弱社会增长和稳定,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的。
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它可以每年转移50亿立方米的水来缓解中国北方的干旱。然而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物理学家都怀疑该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我们说的是蒸发水分所需的巨大能量,而这项工作通常由太阳来承担。”
“天河工程”是最近中国一系列试图改造自然环境因素的举措的一部分。
本月早些时候,核科学家通过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打造了一个“人造太阳”,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上个月,中国宣布正在制造“人造月亮”,其亮度足以在2020年取代城市路灯。
“荒谬的幻想”
该计划背后的确切科学依据在中国引起了猜测和争议。
中国前总理温家宝表示,水危机可能是中国崛起为超级大国的最大威胁。(插图: Let Ideas Compete)
中国的几位著名物理学家质疑该项目是否可行,在得知该计划将须动用昂贵的卫星和火箭后,他们公开表达他们的担忧。
“这是一个既没有科学基础也没有技术可行性的荒诞幻想项目,”北京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陆汉城告诉中国国有媒体《环球时报》。
伯恩先生同意这一观点,他说云需要被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计划才能实施,这将需要改变大气风,而这是“不可能的”。
“引导[水蒸气],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中国科学家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将三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插图: Jarrod Fankhauser)
同样,将如何使用火箭仍是个问题。一名“项目内部人士”告诉《环球时报》,火箭将仅用于监测水蒸气,而其他人则表示,火箭将用于改变水蒸气的走向。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求助于火箭来积极改变天气。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在开幕式期间,中国向天空发射了1110枚火箭,扰乱了雨带,提前引发下了阵雨,避免了一场滂沱大雨在体育场馆上空下下来。
据信,这些火箭含有云凝结核,这是一种空气中由灰尘、盐或细菌组成的粒子,这些粒子对水蒸气的产生和降雨至关重要。
这一过程被称为云播种,但伯恩说,即使这是新兴的科学领域,也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研究人员称,中国的“人造太阳”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温度可以达到1亿摄氏度 ( ABC News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至ABC中文网查看更多最新资讯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ABC澳洲(ABCAustralia)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最澳洲”观点。如您认为该资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本站侵权投诉页面进行申诉。:最澳洲 » 科技 | 中国真的能用火箭和卫星来呼风唤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