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澳洲大旱灾景象。(澳洲广播公司图)
文 / 严哲

近几个月,澳洲遭遇罕见的大干旱,各州和领地降水量几乎都不及以往的一半,不禁使人们想起了百年前大旱的澳洲惨状。
与此同时,各大牧场面临饲料的短缺和价格的飞涨,众多农民们在颗粒无收的困境下濒临绝望,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虽然政府提供了额外援助,但其背后还有更深的危机。
澳三州经历严重干旱 百年前灾情会否重现?
7月初,琼斯的牧场每天都有约10只羊会饿死。(每日电讯报图片)
自今年年初以来,旱情已经蔓延到新州大部分内陆地区。
根据澳洲气象局高级气候学家特雷文(Blair Trewin)的说法,目前经历最严重干旱的地区是新州、维州西北部和南澳东部。
自2017年4月以来,新州一直处于低降雨状态。截至7月底,新州84%的地区降水量处于同期历史最低的10%范围内。
据澳洲气象局的数据,全州白天的温度比正常温度高出2.38度,比一年前的最高温度高出半度。
“只有1902年的全澳大干旱和1965年的大干旱出现过如此大范围的低降雨范围。”澳洲气象局气候监测负责人布拉甘萨(Karl Braganza)说。
虽然干旱还不曾像1902年持续长时间,但其旱情不容轻视,新州2018年上半年的降雨量只有它通常的一半不到,仅有约正常水平的40%。
1902年联邦大干旱,几乎让全澳呈现一片惨相。达令河在新州的伯克(Bourke)已经干涸,而澳洲的小麦作物也几乎消失殆尽。
布拉甘萨说,近期前景也令人担忧,8月份的气温看起来将比平均气温高出3度左右,预计不会有多少降雨。澳洲统计局也表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八月平均降雨量都会减少。
但特雷文没有那么悲观,他认为,虽然1902年的情况很惨烈,但它背后是经历长达7到8年的干旱期铺垫。而相对的,两年前澳洲几乎所有地区都非常潮湿,从这方面来说,今年旱情不会像116年前那么糟糕。
从导致干旱的气候因素来看,原因是今年冬季印度洋海面温度不够高,西北锋面较弱,导致了降雨量的减少。而通常,在西北锋面和东海岸温带气旋的影响下,印度洋的潮湿空气能深入内陆,并带来降雨。在此影响下,旱情不同程度地覆盖了整个澳洲。
气象局高级预报员埃夫隆(Michael Efron)表示,墨尔本的降雨量将不到7月份平均降雨量的一半。同时,昆士兰内陆的部分地区正在经历长期的降雨不足。
百年不遇的干旱,让牧场的草料都失去养分,甚至枯黄而死,喂牛的草料价格也是几倍几倍地飞涨,这迫使农民以极高的价格从西澳空运购买饲料。

奶牛吃起西瓜 羊群遭遇射杀
饲料短缺,农民开始喂奶牛吃西瓜。(澳洲广播公司图)
澳洲东部还在持续干旱,干草饲料库存不断减少,其成本急剧上升让农民们不堪负重。于是,有农民为牛准备了意想不到的替代饲料:西瓜。
斯威尼(Michael Sweeney)是墨尔本东部的一名农民,这段时间,他为了奶牛们的饲料问题而感到焦头烂额。
维州一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格雷希恩(Kat Grations)联系了他,愿意免费为他提供西瓜,而斯威尼只需要支付运费。
据了解,格雷希恩的运输业务不断地把干草送到受干旱灾区,很多受灾农民的经营因草料成本问题而陷入瘫痪。
在格雷希恩的帮助下,斯威尼开始把西瓜作为一种补充食材,和干草一起混合喂养他的近100只奶牛。一开始,奶牛们还不太习惯新的饲料,好像在说“我们的干草呢?”
经过一天的适应,它们很快就喜欢上了啃西瓜。
虽然西瓜不是“优质饲料”,但它们含糖量高,还有一些牛所需的维生素。更重要的是,算上运费,获得这些西瓜的价格是其他饲料的四分之一。
“即使西瓜是免费的,对那些还在苦苦挣扎的人来说,运输费仍然超出了预算。”格雷希恩说。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应付这场灾难,目前澳洲奶农们的抑郁症指数飙升。有机构表示,上一轮持续数年的大旱灾中,全澳每周有4名农民自杀,自杀率是全国的2倍。现在,这种压力现在已经初现端倪,很多农民已在崩溃的边缘。
在受灾最严重的新州,一个牧场主因为缺水缺粮,曾计划射杀1200只瘦骨如柴的羊。经媒体报道后,这些羊才因为社会捐赠而幸免于难。
琼斯(Les Jones)的牧场位于新南威尔士省西北部,面积虽然有670公顷,但连年旱灾下,植物及水资源十分匮乏,他们要购买干草及谷物变得极为稀缺和昂贵。
不但是羊群,琼斯一家三口的生活也非常艰难。每晚,他们一家都要用同一桶水洗澡,至于家中储水塔,则早已满布死老鼠及蚊虫。
这些羊因太瘦而卖不出去,也不适合食用,琼斯无力再饲养它们,只好计划把它们全部射杀。7月早些时候,他的羊每天都会饿死10只左右。
此类事件经媒体多番发酵后,悉尼人几乎在一夜间都团结起来支持农民,许多人向政府施压,要求帮助受灾的农民。

人口增长澳人或须接受“再生水”
珀斯北部的一个污水处理厂。(澳洲广播公司图)
这是一场关于水的危机。
随着旱情和农民舆论反应的加剧,新州政府宣布,再拨5亿澳元救助受旱灾影响的本地农民。
该援助包括1.9亿澳元的运输补贴。新州州长贝瑞吉克莲(Gladys Berejiklian)表示,新拨的援助金将帮助受干旱影响严重的农民。
农民们则认为,在更大范围的干旱来临之前,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援助。
新州北部某农场的柯克比(Nicky Kirkby)并不认为政府真的了解这个问题的规模和重要性。很多农民的情况比想象中的糟,“他们筋疲力尽了,这让人心痛,看着这里的风景太绝望”。
政府援助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干旱背后,显现的是澳洲长期存在的缺水问题。
很多人想不到,地广人稀的澳洲水资源是多么稀缺,即使不考虑今年这种百年一遇的大旱灾,现有的水资源也快不够人们使用了。
据报道,未来40年里,墨尔本人口将增长75%,而水库只够用10-15年。对于悉尼来说,处于满水状态的瓦拉甘巴水库(Warragamba),也只能供悉尼人喝个4年左右。
应对措施多年前就开始准备:海水淡化项目早已提上日程,但进展不佳;昆州的异地引水方案,因费用等原因遭废除;循环废水净化的方案渐渐被许多人接受。
其中,争议最大的是海水淡化工程。它遭到了许多批评:首先是水费将因此提高,其次,海水脱盐消耗的电力巨大,由此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恶化,并形成恶性循环。有研究表明,澳洲降雨减少有90%以上的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再生水成为了澳洲重要的救命稻草之一。2008年,昆士兰东南部居民开始饮用再生水,成为了澳洲第一个饮用再生水的州。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澳洲的饮用水储备或会在10年内用尽。届时,澳洲东部城市居民,都将不得不喝来自别人“冲厕水”或“洗脚水”。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再生水已经成为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新加坡超市中就常能看见瓶装“新生水”,这种水科技含量很高,且性价比也不错,成本只是海水淡化的一半,比自来水便宜10%。
这个全球性的危机,澳人不得不学会如何面对它。
本报独家 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请翻阅8月7日《澳洲新快报》 或关注澳洲新快网 www.xkb.com.au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澳洲新快网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最澳洲”观点。如您认为该资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本站侵权投诉页面进行申诉。:最澳洲 » 新快专题 | 澳洲大旱农民濒临崩溃 百年前灾情会否重现?